每個時代都會出現幾個轉換時代的建築讀本,建築師常是以作品來回應當下的論述,而這些由文字構成的建築理論,則是在建築歷史及作品之間,另一種理解建築發展的方式。這些書不僅為時代下了對歷史與未來的註解,更重要的是將建築的論述推向文化、藝術及社會等各個面向,也從不同領域的思潮回看、形塑建築,而這些經典之間常存在著互相辯證、交叉或回應的關係,促使建築繼續走向未來。 本次的課程將探討十七本建築經典:從十九世紀之古典與現代思想之間的關係為始,到包浩斯的全面現代主義運動,接續探討六○年代的後現代或後結構主義理論如何讓建築與所有的藝術或文化論述接軌,最後討論在經歷各種文化思潮進駐到建築後,建築形成各學派、論述百家爭鳴的狀態,而當代建築又是如何回應與現代及後現代的關係。 為何重回經典?在這個眾聲喧嘩、資訊極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常只看見多元的資訊(information),卻沒有看到知識(knowledge)。這次的課程企圖重讀這些創造轉折的經典,回看它們如何穿越時代及文化變遷成為里程碑,將這些經典作為定著點,往未來邁進。